丝绸之路的历史名词解释
历史背景
丝绸之路(Silk Road)是古代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,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。该路线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部分。
陆上丝绸之路
- 东起中国长安(今西安)
- 西至地中海沿岸
- 途经河西走廊、帕米尔高原
海上丝绸之路
- 北起中国沿海港口
- 南至印度洋及太平洋
- 重要节点包括广州、泉州、宁波
主要历史阶段
时期 | 时间范围 | 核心内容 |
汉唐时期 | 公元前2世纪-公元10世纪 | 张骞出使西域,设立西域都护府 |
宋元时期 | 公元10-14世纪 | 海上贸易兴盛,泉州成为国际港口 |
明清时期 | 公元14-18世纪 | 海禁政策影响,贸易路线调整 |
文化交流成果
物质文化
- 输出:丝绸、瓷器、茶叶
- 输入:汗血马、葡萄、苜蓿
精神文化
- 佛教传入中国
- 伊斯兰教传播
- 造纸术西传
重要历史文献
《汉书·张骞传》、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、《马 Bernini 的东方见闻》均详细记载了丝绸之路的历史细节。现代意义
2014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