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众多学校以“明德”命名?
一、历史渊源与典籍出处
“明德”一词源自《礼记·大学》开篇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。”该典籍自汉代被列为儒家核心经典后,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核心价值观。
1.1 典籍来源
- 《礼记·大学》首句奠定理论基础
-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《四书章句集注》中强化其教育意义
1.2 历史演变
朝代 | 教育实践 |
唐宋 | 官学体系纳入德行考核 |
明清 | 书院教育以“明德”为治学宗旨 |
二、现代教育命名逻辑
2.1 哲学内涵
强调整体性教育理念:品德培育与知识传授并重
2.2 功能定位
- 大学: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人才
- 中小学:构建人格教育基础体系
三、典型命名案例
学校名称 | 创办时间 | 特色定位 |
北京明德学院 | 2010 | 文理交叉学科 |
深圳明德实验中学 | 2015 | STEAM教育 |
四、当代教育价值
契合联合国《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》第4条教育愿景,强调:公民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