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盯着电脑屏幕发呆三小时,删改了二十个店名方案,最后却选了最普通的那个?为什么别人家的店名看一眼就忘不掉,而你的总感觉少了点灵魂?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解决这个让无数创业女孩头秃的难题。
1. 起名难的三大根源
首先我们要明白,起名困难通常源于三个心理障碍:完美主义作祟(总想一鸣惊人)、选择恐惧症(选项太多反而不会选)、定位模糊(自己都没想清楚店铺特色)。就像化妆前没想好要化日常妆还是派对妆,自然怎么化都不对劲。
2. 好店名的黄金标准
真正的好店名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
- 易记性:顾客路过一次就能记住
- 相关性:能体现店铺品类或特色
- 传播性:方便口头推荐时不拗口
- 独特性:在工商注册时能通过
- 延展性:未来开分店也能沿用
3. 从个人特质找灵感
建议拿出纸笔做这个练习:列出你的五个最鲜明的个人特质,比如"超爱粉色""说话直接""收集盲盒成瘾"。再看店铺主营项目的三个核心优势。把这两组词随机组合,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。
4. 巧用命名公式
这里分享三个百试不爽的命名模板:
品类+个性词 | 比如"暴躁奶茶""佛系花店" |
地名+特色 | 比如"朝阳区最后的裁缝" |
谐音梗 | 比如"布织道"(不知道)布艺店 |
5. 避开致命雷区
去年工商数据显示,这些类型的名字被驳回率最高:
- 包含"中国""国际"等夸大词汇
- 直接使用名人姓名
- 外文音译不准确造成歧义
- 与知名品牌过度相似
6. 测试名字的实用技巧
有个很管用的方法:假装给朋友发语音说"我在XXX等你",如果说的时候舌头打结或者需要解释,这个名字就需要优化。另一个方法是搜微信/抖音,如果出现几十个重名就要慎重。
7. 自问自答核心问题
Q:怎么判断名字够不够个性?
A:问自己三个问题:①三年后还会喜欢吗?②竞争对手敢不敢抄?③顾客会不会主动拍照发朋友圈?
Q:文艺感和商业感怎么平衡?
A:记住这个比例公式:70%易懂+30%个性。比如"深夜食堂"就比"饕餮之夜"更平衡。
8. 进阶创意方法
尝试把这两个不相关的词强行组合:
• 你童年最爱的零食 + 店铺主营业务
• 最近单曲循环的歌名 + 所在街区特征
这种反逻辑组合往往能诞生让人会心一笑的创意。
9. 注册前的最后检查
建议做好这四步:
1. 查工商系统是否重名
2. 查商标网是否被注册
3. 测试不同方言发音
4. 确认域名/社交账号可用性
10. 给完美主义者的忠告
记住店名只是创业的第一步,就像给孩子取名不需要纠结一辈子,随着店铺成长,名字会自然获得独特内涵。重要的是先行动起来,好的名字会在经营过程中自然浮现。
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让人记住的名字,往往比完美的名字更重要。现在就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同样在为起名发愁的姐妹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