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拟互动类游戏的隐私保护指南
游戏类型与风险提示
当前部分虚拟互动类游戏允许用户通过触觉反馈设备进行角色交互,此类技术需特别注意隐私保护。
常见功能与潜在风险
- 全身扫描功能:可能采集用户身体数据(需明确告知采集范围)
- 生物特征识别:虹膜/指纹数据可能泄露(建议关闭非必要权限)
- 位置追踪:需谨慎授权实时定位(推荐仅限单次使用)
安全使用建议
操作前 | 操作中 | 操作后 |
检查隐私政策 | 关闭非必要权限 | 删除临时数据 |
确认数据流向 | 使用虚拟替身 | 定期检查日志 |
法律与道德边界
《虚拟现实安全指南》明确指出:任何技术不得用于非授权的生理数据采集。用户发现数据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平台。
参考文献
- 《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条例》第四章
- 《虚拟现实设备安全标准》GB/T 38623-2020
- 《数字隐私白皮书》2023版(中国互联网协会)